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大三学生“登顶”《自然》
罗锐邦
金鑫
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概念
前天,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由该研究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在世界顶级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杂志的生物技术分刊发表,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年龄最小仅为20岁,为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大三学生罗锐邦。
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并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概念。专家指出,这一研究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准,是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贡献。
小小年纪、本科还没读完,罗锐邦何以“登顶”《自然》杂志?
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人们的惊讶不以为然:“高斯、陈景润等大科学家出成绩的时候也很年轻,我觉得不一定要年纪多大、喝了多少墨水才能出成绩。”
为何署名“并列第一作者”?
《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是世界科学界最顶尖的权威杂志。据了解,目前国内在这两种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不超过10篇。
罗锐邦表示:“这个项目在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就是由我们四个‘并列第一作者’来定的;在实际开发中,人类泛基因组中的新序列的检出流水线是我参与完成的。也就是说,在规划和执行这两个层面,我都参与并作出了核心的贡献。”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小宁教授解释了署名的学术规范:并列第一作者的英文表达是“equal contribution”,直译过来就是“同等的贡献”,“罗锐邦的贡献是在解决关键问题方面”。
“非常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事实上,华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基因组科学创新班中涌现出的“少年英才”不止一个。另一名学员金鑫也是这篇文章的署名作者,而另一位“并列第一作者”郑汉城也同样毕业于华工生科院。
“我认为这是‘创新班’模式成功的体现,以后还会有类似的成功。”王小宁非常自信。他说,常规的大学教育低估了学生知识存量的深度和广度,一些基础课程更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要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一开始就应该将学生“推”到最前沿的科研项目中去。
王小宁说,罗锐邦如果在学校循规蹈矩念完大学四年,也许连保研资格都拿不到。但现在,“我认为5年发给他一个博士学位都不为过”。
这样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面对这个问题,罗锐邦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定可以”。“如果换成其他同学,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有这样的研究条件和团队,相信都能够出成果。我只是个很平凡的人。”他同时表示,类似的成功也可以“复制”到其他学科领域。“第一是要有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第二要有自信。”
而王小宁则持保留态度。“在生物信息、数学等领域,这样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但在一些对技能和经验要求较高的学科领域,就不一定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