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与美国奶企达成合作 与蒙牛发展路径分岔
在经历步步紧跟的竞争策略后,国内两家乳企巨头开始走上不同的发展路径,“一个引进来,一个走出去。”宋亮称。
在蒙牛(02319.HK)先后引入达能、丹麦爱氏晨曦等外资乳企巨头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之后,其老对手、国内另一家乳企巨头伊利(600887.SH)也不甘落后,开始了与外资乳企巨头美国奶农协会(Dairy Farmers of America,DFA)的合作之路。
业内人士认为,与蒙牛向内扩张求规模的发展策略不同,牵手DFA,伊利更倾向于走出去,走打造品牌形象向上走的差异化之路。由此,在经历了步步紧跟的激烈甚至恶性竞争之后,国内最大的两家乳企巨头开始一个向内一个向外,走上了不同的战略之路。
借力DFA
日前,有消息称,伊利集团已与美国第一大乳企DFA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伊利集团得到证实,“双方的确已经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具体细节将不日后对外公布。”伊利方面称。
一名熟知伊利的消息人士称,双方的合作将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奶粉、技术、品牌业务合作三个方面。
“首先双方会形成原料供应互补合作,DFA会给伊利提供乳清粉这一原料供应及技术支撑。乳清粉是婴幼儿奶粉的主要原料,目前国内所有的乳清粉基本都来自进口,而DFA的奶酪、乳清粉、大包装奶粉等产品在国际上拥有巨大优势,与DFA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后,伊利可以获得DFA稳定、低价的乳清粉供应。且DFA拥有奶酪、乳清等加工方面先进的工艺,通过合作,可以提升伊利在乳清脱盐、奶酪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宋亮表示。
而乳业营销人士冯启则称:“伊利近年来在婴幼儿奶粉上一直在重点发力。”根据财报,伊利去年奶粉收入44.8亿元,约占公司营收的11%。
除此之外,双方合作还会集中在品牌业务上,“伊利可以投资DFA比较成熟的产品品牌,将其带入国内销售,也可以利用DFA的渠道将伊利产品销往国外。”宋亮称。
DFA是美国最大的液态奶集中包销商,拥有1.3万个奶农会员和遍布全美48个州的密集销售网络,在美国本土独立拥有21个大型奶品生产加工基地,仅2010年一年,DFA液态奶分销总量就达到了70亿加仑。“以‘卡夫’和‘迪恩’食品集团为代表的美国最大的食物生产商,以及全球知名的美国快餐连锁巨头必胜客、麦当劳和星巴克,都完全依赖DFA包销的液态奶来支持其奶制品生产线。”宋亮称。
此前,2009年8月,DFA高层曾到伊利集团全球样板工厂及液态奶车间进行考察,当时即透露过在乳制品业务上的广泛合作,双方认为伊利集团“奶联社”这一奶源基地管理模式与DFA推行的奶农联合体模式较为相近。
“实际上,目前国际乳业已经是一个跨国、跨地区的精细分工产业,伊利与DFA的战略合作,可以形成上游原料生产与下游加工销售相互补的跨国分工合作关系,有助于推动伊利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实现国内乳业与国际乳业融合发展。”宋亮认为。
发展路径
在经历步步紧跟的竞争策略后,国内两家乳企巨头开始走上不同的发展路径,“一个引进来,一个走出去。”宋亮称。
“打个比方,蒙牛更像是达能的风格,通过规模来发展;而伊利更像是美赞臣、惠氏,通过做精业务板块来提升品牌形象走高端化之路。”冯启亦表示。
自蒙牛2009年被中粮收购后,资本动作一直不断,吸引丹麦乳企爱氏晨曦入资,与达能成立合资公司整合中国酸奶业务、收购现代牧业、并购雅士利补全婴幼儿奶粉业务等,业内认为蒙牛重点在于通过国内战略布局和整合,求规模发展。
“相比较‘引进来’,‘走出去’的困难和风险更大,不过,伊利通过长时间熟悉当地投资环境,运用了成功的商业合作模式,以此来降低伊利***合作的风险,并为未来进一步‘走出去’积累了经验。”宋亮表示。
此外,与蒙牛外扩式并购发展方式不同,伊利更倾向于自建工厂和牧场的内生性增长,“蒙牛工厂大部分都是整合其他工厂,而伊利相对来说比较扎实,更喜欢新建工厂,这样地方以招商引资名义进来后,在配套养殖、奶源基地建设上都有政策扶持,以此伊利的奶源落地更有保证。”“相比较并购企业工厂后的整合难度,我们认为自建成本更低。”伊利一名人士证实。